9月13日凌晨,宜宾蜀南竹海西大门附近路段发生大面积山体崩塌,情况十分危急。作为长宁县汛期地灾防治督导单位,202队地勘院在接到长宁县地质环境监测站通知后,临危受命立即响应,于当日清晨火速赶往现场进行排危和勘查工作。
当队上地勘院的专家队伍赶往现场后,发觉情况比他们想象的还要严重。据现场观测,已经崩塌的20多方岩土石块,直接砸毁公路长约30米,四块从山上落下的巨石把通往景区的公路完全阻断,车辆无法通行。还有一块目测约50吨左右的巨石悬在坡上,非常危险。所幸崩塌发生在凌晨4点,没有造成人员伤亡,但崩塌危险依然存在。技术人员们在迅速做好安全防护措施的前提下,立即全身心投入"战斗"。他们一边协助当地政府、交通部门划定危险区域,设置警示标志,一边踏上陡峭湿滑的山体,开展地质灾害勘查工作。"情况不容乐观啊!",已经连续数日在现场勘查的技术人员李真告诉大家:"因为崩塌处的危岩属于白垩系砖红色砂岩,岩体松软容易破碎。而灾害发生地的区域山体非常陡峭(60度-90度),加上近期的暴雨冲刷极不稳定,还存在局部崩塌的可能性。"
因为山体崩塌处位于长宁县通往蜀南竹海景区长万公路边,马上临近十一长假,蜀南竹海景区将迎来一年一度的旅游旺季。宜宾市委市政府要求本次排险行动万无一失,确保黄金周旅游通畅。对此,队高度重视,谢兵副书记受贾队长委托,带领勘院院长、总工两次前往抢险现场,勘察指导,并与市委市政府相关部门负责人洽谈交流、汇报情况。目前,202队勘院已经出台了初步排危方案和危岩处理措施,并在当地设置了24小时灾害监测点,随时观察灾害情况,不定时向上级政府和相关部门汇报。他们一方面全力以赴完成前期应急排危工作,配合交通部门保障道路尽快畅通。一方面抓紧开展该灾害区域的排查、勘查、设计等一系列治理工作,尽量减少灾害带来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