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四川省第十二地质大队官方网站!我单位真诚与社会各界携手合作,共谋发展!
当前位置: 首页 > 地质动态

攻坚克难 困境突围――记泸州市沱江绿道边坡抢险工程混凝土进场难题攻克

发布日期:2018-11-30

201810月底,在队、院领导及相关职能部门的关心下,由我队宜宾地质勘察院岩土处牵头,施工公司共同协作的“泸州市沱江二桥至沱江三桥南岸绿道边坡抢险救灾工程”施工项目正式开工。

经过岩土处和施工公司两个部门的紧密配合,克服了施工设备原材料进场困难,施工现场场地狭窄,环保要求高等困难,顺利完成了前期施工围挡、项目部活动板房等临时措施搭设,第一批10抗滑桩桩孔开挖等工作,此时又一个非常棘手的难题摆在了项目组的面前――混凝土顺利进场问题。众所周知,保证混凝土顺利进场是项目施工的基础。但本次施工现场位于泸州市沱江二桥至沱江三桥南岸绿道景观步道上,景观步道为透水混凝土层,承重相对较低。为了保护景观道路不被损坏,该景观道路不允许通行大型工程车辆。如果强行采用混凝土罐车运输商用混凝土进场,会对步道造成损坏,后期道路恢复费用高达约200万,因此商用混凝土无法使用混凝土罐车直接运输至现场。同时,受到施工现场地形狭窄陡峭,施工场地与上方春景路之间高差高达50米的限制,使用天泵和地泵运输混凝土的方案也一一被否决。

混凝土进场问题已经成为一个难题,考验全组成员的智慧。 刻不容缓,项目组成员李小松、张维刚、殷顺航、王文国等联系泸州盛众混凝土工程公司、泸州鑫鑫混凝土工程有限公司等商用混凝土供应商组织专业人员对现场进行了踏勘,希望能找出一个切实可行的混凝土运输方案,但在现场踏勘后,各家公司技术人员均表示,在此之前他们也从未遇到过这种特殊情况,由于抗滑桩桩身混凝土用量较大,且需连续浇筑,受地形限制,采用混凝土罐车运输进场是唯一的可行方案,而为保护景观步道,大型混凝土罐车无法通行,一时之间商用混凝土的进场陷入僵局。面对难题,项目组成员并未灰心,继续积极的联系商用混凝土供应商,并与建设单位、监理、跟踪审计协调沟通,终于在与泸州市三禾商品混凝土有限公司技术人员对现场及周边进行实地踏勘后,找到了解决方案:在距施工现场465米的景观步道靠近上方道路坡面为一宽缓斜坡,采用天泵车泵送混凝土至半坡位置的泄槽里,再经由泄槽转入小罐车内进入滑坡治理区,采用天泵进行泵送连续浇筑。

在落实混凝土运输进场方案后,建设方对于项目部工作给予了高度的认可与赞扬,项目部也将继续发扬坚韧不拔,勇创一流的二0二精神,继续努力,克服重重困难,在保证安全和质量的前提下,加快工程进度,确保抢险工程顺利完成,高效地完成抢险工作。


现场踏勘


混凝土运费方案会议研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