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四川省第十二地质大队官方网站!我单位真诚与社会各界携手合作,共谋发展!
首 页
单位简介
单位概况
资质荣誉
党委班子
组织架构
专家团队
信息中心
单位要闻
地质动态
生产单位
业务实体
队属企业
学习园地
时政要闻
政策法规
通知公告
业务分类
地质调查与矿产勘查
岩土工程勘察
测绘与地理信息
防灾与减灾
检验检测
司法鉴定
钻探施工
旅游地质
文化建设
文化建设
先进模范
原野之声
留言板
首 页
单位简介
单位概况
资质荣誉
党委班子
组织架构
专家团队
信息中心
单位要闻
地质动态
生产单位
业务实体
队属企业
学习园地
时政要闻
政策法规
通知公告
业务分类
地质调查与矿产勘查
岩土工程勘察
测绘与地理信息
防灾与减灾
检验检测
司法鉴定
钻探施工
旅游地质
文化建设
文化建设
先进模范
原野之声
留言板
当前位置:
首页
>
地质动态
初到高原
发布日期:2013-07-03
6月4日,木里俄堡催金矿项目13人从宜宾出发前往项目基地。6日,先行6人已驻扎在目的地了。经过两天的日夜兼程,一路颠簸,终于到了川藏高原。
来高原前,听很多先前到过此处的老同志介绍了高原的基本情况,讲谈最多的就是“高原反应”。头痛、四肢无力、喘不过气、眼肿、嘴青……听起来令人惊颤,而且平时看似体格强壮人的不一定能适应高原气候。听到这里我顿时对自己开始了考量。
一路上我暗自体会什么是高原反应,仔细记录下自己的心路历程,认真的考验下自己是否能适应高原,又给高原反应一个“机会”磨炼我那看似强壮的身体。
6日下午两点,我们的车停在了工作基地,当时雨下得很大,气温明显比低海拔的地区低了很多,我们不约而同的拿出厚厚的衣服裹起饥饿的身体。站在屋檐下躲避了几分钟,雨小了些,有同志说赶紧把物资从车上卸下来。此时我想起了老同志说的刚到高原不要干体力活,不过看大家都还兴致勃勃的就管不了那么多了,卸下物资先解决温饱问题。
由于组织上的安排,物资卸下后车和厨师离开了矿区,留下了6只饥饿的小猫。劈柴、生火、刷锅洗碗,厨房开始忙活了起来。这时考验真的来了,那湍流不息的高山雪水足可以把手冻成冰棒,我们的好同志一个个咬紧牙关,又洗又刷,让一个个瓢盆恢复了昔日的光彩。此时火已几经波折燃得又高又旺,可是锅里的水还是像刚融化的雪一样冰凉,再压紧锅盖,再劈树干,再添柴薪……咕噜,咕噜,咕噜,恨不得眼前立马出现一盆热腾腾的回锅肉……高原上的沸水来得很慢,今日尤为漫长。
黄天不负有心人,一锅水终于沸腾了,十几袋方便面被扔进了锅里,平日的烹饪艺术此刻早已淡忘,哪能顾得上色香味,所有调料一股脑下锅,搅拌搅拌,一锅香喷喷热腾腾的美味出炉。大家拿起筷子和盆子,狼吞虎咽,不停的听到大家说“好吃”、“好吃”、“美味”、“美味”。
饭饱后谁也没有想起这是在海拔3600~4200米的高原,我们战胜了寒冷、解决了饥饿,却不知还有更大的困难需要我们去面对。夜里,雨淅淅沥沥地下,矿区还没有通电,发电机的柴油机也坏了。瑟瑟发抖的我们和衣缩在冰冷的被窝里,在漆黑的夜里大家相互鼓励、谈笑风生中不一会儿便鼾声一片。折腾了一天,大家是真的累了。
7日早上,我们很早就起床,简单吃过早饭,穿上戎装,地质人便成了战士。我们一路来到采场,卸下那里的一台柴油机,用绳子和木棍固定好,大家一起喊着口号,几百斤重的柴油机便上肩了。从采场到住处是一段六七百米的上坡路,肩上沉重的负荷加上轻微的高原反应,看似不长的路走得我们气喘吁吁。地质人没有软蛋全是硬汉,大家一路喊着口号,颤颤悠悠地将柴油机抬到了住处。到了住处,没有休息,迫不及待地开始安装柴油机,几番折腾,柴油机终于突突突的响了起来。我们,用自己的双手带来了光明。
令人敬畏的川藏高云,我们齐心协力征服了它,战胜了高原反应。接下来不管有多大的困难,相信我们都能够克服,因为我们是百折不挠、自强不息、团结一致的地质人!
主办单位:四川省第十二地质大队 本网站支持IPv6
地址:四川省宜宾市南岸叙府路18号 邮编:644002
电话:0831-8738680 传真:0831-8738680
版权所有:四川省第十二地质大队 Copyright@2014-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
蜀ICP备14007828号-3
微信公众号